|
日前,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集体学习上,胡锦涛总书记强调:能否积极利用和有效管理互联网,能否真正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途径,关系到国家文化信息安全和国家长治久安,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.
将网络先进文化上升至国家信息安全与全局高度,不仅折射出党和政府对网络文明、网络管理的高度重视;更对“第四媒体”的信息与技术安全性,提出了更高的要求.这不禁让人联想到,正在虚拟世界逞凶的“流氓软件”!
顾名思义,“流氓软件”就是指那些恶意安装、无法卸载、广告不断、劫持浏览、收集隐私,甚至盗窃用户密码的软件.最新调查显示,目前互联网上流传着近 300种“流氓软件”,多达99%的网民曾经受到“流氓骚扰”,其潜在危害甚至已超过电脑病毒,成为令网民深恶痛绝的一大网络公害!
“流氓软件”所以泛滥逞凶,“见利忘义”绝对是罪魁祸首.据悉,“流氓软件”每植入一台电脑,广告商就会付给“流氓制造者”0.05元至0.3元“入侵费”.“中招”的电脑每弹出1000个广告窗口,“流氓软件商”又可获利8元至15元.某些臭名昭著的“流氓软件”已具千万台计算机的“植入规模”,再加上每天惊人的强制弹出广告,攫取的暴利超乎想象!正因如此,如今“流氓制造者”不仅包括“散兵游勇”,一些大公司、知名网络企业同样“踊跃投身”.“知本精英”纷纷“自甘流氓”,先进技术却被用作龌龊勾当,怎能不发人深思?
当今社会,技术与资本的关系正变得越发密切.一方面,资本注入可以促进技术创新,是研发的物质保障;另一方面,技术成果产生回报价值,又可扩大资本规模. 这种“产学结合”本可以相辅相成、双赢互利.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,倘若过度依赖资本,甚至完全被“风险投资”掌控,技术也可能会朝“低级堕落”方向发展, 乃至沦为赤裸裸的“逐利傀儡”.面对“流氓软件”的强力入侵、日渐提升的破坏力;更鉴于网络与通信、金融、商业等诸多领域的“虚实交叉”,人们绝对不可对其掉以轻心,铲除“虚拟流氓”绝非小题大做!
事实上,去年底一场民间“反流氓软件”浪潮已然掀起,一些“流氓厂商”被相继告上法庭.可令人遗憾的是,这些努力均遭遇败诉,理由基本都是“无法律依据”.与此同时,向主管部门的投诉也“石沉大海”.这不仅暴露出相关法规已出现“滞后盲点”;对于网民“反流氓”的强烈呼吁,主管部门“三缄其口”,更难脱“不作为”之争议.
说到底,网络是人们沟通交流的一种延伸.作为一种载体,它必然要受到人性、道德、文明、法制等固有社会规范、人文理念的约束.如今更讲究“以人为本”,不管是技术革新进步,还是企业生存发展,“人本理念”都是命脉根基.尽管某些“流氓软件商”尚未受到法律惩处,但在网络上已如“过街老鼠”.这种“臭名远扬”纯属咎由自取;也表明在任何环境下,人们对“唯利是图”的必然公断!
面对党和国家对网络文明与健全管理的极高重视,相关管理部门、相关立法机构,有责任、更有义务尽快消除法律“盲点”,真正为虚拟世界的文明安宁提供机制保障.而让网民都能舒心坦然地网上畅游,令网络无德行径“四面楚歌”,健康向上的网络氛围才会“水到渠成”.网络也必将会成为“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、扩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感染力、增强中国软实力”的新平台,为和谐社会的构建贡献应有的力量.(蒋萌)
来源:人民网观点频道
% g' [# U6 S' G2 A( M |
|